赵村村委会任意出租逸夫小学,正是由于相关的监管措施不到,没有外部监督机构,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采取任何强制监管,才导致赵村对慈善人士的爱心捐助置若罔闻。因此,如何明确权力边界,制定更加严厉的捐款使用管理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村委会出租小学建4S店,只是农村教育困境中的一个缩影,农村孩子的教育为何如此命苦?80名学生的教育为何被一个4S店给轻易击败了?
显然,赵村村委会和他的同伙们,已经把这所“慈善学校”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我倒是希望树上能掉下来“良心谴责”、“法律严惩”之类的东西,狠狠的砸向他们。
从爱心校舍变身汽车4S事件看,没有强力的民众监督,公益捐赠、教育法规的相关规定并不能减少受捐地方或部门借此项目牟利的冲动,“硬规定”容易被“软执行”,或沦为“一纸空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公益事业,善款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