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同一天宣布,提前一个月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漫游费和长途费,在过去确实是民众通信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习惯网络通信的今天,这部分费用所占据的比例,其实已经不高。
手机漫游费仍然在舆论场中。相比工信部“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说辞,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手机国内漫游费的所由何来。权威媒体的反问犹在耳边,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却还在说,突然取消漫游费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向,这让人五味杂陈。
目前中国通信市场上的三大企业,无一不是国企,通信市场一直未向民间资本开放,事实上处于垄断的状态。目前中国通信市场上的三大企业,无一不是国企,通信市场一直未向民间资本开放,处于事实上的垄断状态。
从常理看,取消漫游费的消息传出后,网友应该喜大普奔,奔走相告,但从实际情况反馈,反应冷淡甚至不屑一顾的网友居多。公众早已愤慨与漫游费的收取,反对声持续长达十几年,一直无果,如果继续执意收取,就是在蔑视民众的合法合理合情诉求。
针对一些媒体关于手机漫游费的报道,工信部4月23日发布消息称,将推动企业逐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引导企业制定出台资费方案,逐步扩大使用统一价格套餐的用户规模,加快取消漫游费步伐。
23日,工信部通过官方微博对取消手机漫游费的相关报道给予回应。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视取消手机漫游费这项工作,积极研究推动如何在电信资费市场化机制下推进取消手机漫游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有这样一笔收费,虽然目前其运营成本微乎其微,但始终与用户“形影不离”。置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审视,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是大势所趋,绝不能“慢悠悠”,而且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就是说,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已势在必行,且不能有片刻的耽搁,这才是着眼未来之举。
在通讯技术升级和“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手机用户和业内人士对取消漫游费呼声不断,但总是石沉大海。如果没有强力的政策调控、物价干预,弄得不好,于翘首期盼的消费者,仍将是漫长的等待。
据新华社报道,有这样一笔收费,虽然目前其运营成本微乎其微,但始终与用户“形影不离”。在通信技术升级和“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手机用户和业内人士对取消漫游费呼声不断,但总是石沉大海。
有这样一笔收费,虽然目前其运营成本微乎其微,但始终与用户“形影不离”。去年7月,工信部曾表示,取消漫游费等社会期盼何时成为现实,最终决定权在运营企业。由是观之,取消漫游费的最终决定权,看似在运营企业,某种程度上,实则是在主管部门。
据报道,国内漫游费伴随了手机用户20多年。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是大势所趋,绝不能“慢悠悠”,在移动互联的大潮中,放下锱铢必较的小算盘,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大格局,才能抓住机遇,才是着眼未来之举。
要缓解壳资源吃香的矛盾,还是应当在供给侧下功夫,尽快创造条件推出注册制。而在推出注册制前,一定要通过有效的监管和改革,维护好股市的稳定。
取消国内漫游费这一“化石费用”,最终还得靠市场。什么时候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充分了,国内漫游费就有可能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