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主办方在启动评奖时,曾公开表示,为了避免既往评奖办法设置可能造成的不公正和不透明性,本届评奖特别改革采取“大评委”和“实名投票制”评奖。但是,从目前已经完成的结果所产生的诸多社会反响看,本届茅盾文学奖的“改革措施”,当有不少值得深入反思之处。
如果一部小说,有责任阅读的评委需要“咬着牙”才能读下去甚至咬牙也没有读下去,那么没有阅读义务的社会公众怎么能读得下去,这样的作品能有多大价值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连读都没有读过,评委凭什么投票呢?
就影响力来说,茅盾奖不如诺贝尔奖,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是从国家角度对文学认可的(前者中国范围,后者世界范围)。从这点说,我更不愿祝张炜获奖,虽然我从18岁时就读过他的芦清河的系列小说,而这些小说现在几乎无人提及。
既为长篇小说,归属文学作品,则要论艺术质地,内在质与外在量至少要均衡、对等。长则长矣,却也未必优点,长也可以形容袜子之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