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护理假在总结地方经验后在全国范围推广,上升至国家层面统一立法。实行独生子女护理假的省份依然偏少,且护理假长短不一,享受的福利不尽相同,在全国层面出现不公平和不均衡的问题。
五名未成年人欺凌同学被判刑。笔者认为,校园欺凌不能和稀泥处理,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对未成年人从轻处罚并不等于不处罚或者免于处罚,实施严重校园欺凌的未成年人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应当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五名未成年人欺凌同学被判刑。笔者认为,校园欺凌不能和稀泥处理,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对未成年人从轻处罚并不等于不处罚或者免于处罚,实施严重校园欺凌的未成年人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应当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十二届国际检察官联合会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9月11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应当成为司法新常态,公益诉讼应当成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共利益和督促依法行政的司法利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5月23日审议通过《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的报告》。期待检察机关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理直气壮而又精准地用好公益诉讼这个司法利器。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印发《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我们期待以《办法》的实施为契机,让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真正成为法官依法履职的“护身符”和“金刚罩”。
对涉及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恐怖活动等案(事)件现场,或者涉及他人隐私、未成年人保护执法活动的,不得拍摄(包括利用无人机拍摄)。推而广之,实践中除了公安机关现场执法不得干涉围观拍摄之外,城管、环保、食品卫生等执法部门的现场执法也同样不得干涉群众的围观拍摄,接受群众的监督。
公正审判活动需要善意而非恶意的舆论环境,需要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舆论监督。笔者认为,快播案庭审直播已经成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让无数网民见证了法庭辩论的魅力和看得见的程序正义。
民政部新近发布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提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不设行政级别,不得由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公务员兼任。“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协会”,仅中国行业协会商会官网公布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就多达106个,多数行业协会商会都有现任或退休部级领导...
生态环保责任追究搞“党政同责”和“终身制”大得民心,值得点赞。期待刚性的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真正长出锋利的“牙齿”,发挥应有的威慑力。
“终身追究制”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定出台刚性的制度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实施细则,对终身追究制的适用对象、启动条件、运作程序、处罚标准及信息公布等予以明确的规范,让“终身追究制”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不只是一句口号。
近日,探亲假政策引发舆论关注。很多单位会扣除休探亲假职工的绩效工资,休假期间仅发放很低的基本工资。探亲假的规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出台的,当时国家实行分配制度,劳动者是否远离家乡和家人,客观上由不得自己。
17省份出台地方版户改方案,居住证制度或为标配。(《经济参考报》6月9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
对公务员离职没必要大惊小怪,但必须严格遵守公务员法的竞业避止规定,公务员离职竞业避止规定不能再沦为摆设了。
环保部4月14日公开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公众可参与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为公众参与环保的权利提供了比较具体的制度保障,有利于落实新环保法关于公众参与的原则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