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正风的关键是,组织上识别、考察、提拔、使用领导干部还是要突出政治标准,“看人品、看工作、看实绩”,任人唯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老实人终不吃亏,何苦去自投利益集团的“罗网”,充当个人势力的“家丁”。
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此,“冲着山头主义”去,必须更加坚定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重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依规依纪治党。
近日,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产生热烈反响。专题片中有一个数字震撼人心——“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由此,在实践中对巡视的认识还要不断深化,站位还要不断提高,内容还要不断聚焦,方式还要不断完善,以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全面从严治...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更要勇担当。“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8900多万党员都“学起来,做起来”,从党章出发,守住底线,向高标准努力。
私心作怪,甚至政治野心膨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被人发现;且总以为自己位高权重,查不到自己头上,即使查到了也奈何自己不得。但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纲常不是儿戏,不可捉弄,违法乱纪终将被严厉查处,谁也逃脱不了。
就组织而言,还是要抓早抓小,经常抓、抓经常,“断其根、灭其源”,哪怕发现党员干部身上有一点点谋取私利的火苗,也要及时浇灭,绝不能任其发展蔓延。
春节前后,笔者重温了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前夕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人们的眼中,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闪亮的地方,担负着监督执纪的神圣使命,每一个纪检监察干部都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我们党的事业从来都是“一任接着一任干”,如果“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任不理上任的事,都当老好人,都怕得罪人,只求把自己任上“糊过去”,谁来动真碰硬?何以保持监督执纪问责的连续性?
据媒体报道,在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特别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不同人群对文化生活的选择各有不同,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甚至工作日与双休日、白天与夜晚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日前有媒体报道,辞职为儿子操办婚宴的陕西省城固县杜家漕村村主任马卫东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耐人寻味的是,最近,也还是办婚宴,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王次炤为其女违规操办婚宴,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院长职务。
周本顺、杨栋梁、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每个通报首句,“经查”后面都有“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述,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前不久到浙江省调研,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座谈会,强调指出:“要有‘啄木鸟’精神,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用纪律促使党员干部迷途知返,是“保护森林”的题中之义。
作为组织,必须严肃依规依纪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巡视监督,对拉帮结派的行为一旦发现,就要约谈诫勉、刨根问底、坚决查处,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党性落了下风,心中的欲望必会如野草般蔓延。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贪如平地野马易放难收。“利欲驱人万火牛”,任何时候都值得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