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伟事件还有N多未竟之问,值得我们去探究真相。而且,不管刘红伟是他杀还是自杀,看管人员都至少涉嫌渎职犯罪。所幸的是,当地已有官员表示,“此事正在进一步调查,查清后将向社会公布结果”。希望当地的调查能够公平公正,同时希望能够及早公布调查结果,不要让死者家属和公众等太久。
沈阳某百货公司责令员工签“健康保证书”,保证上班发病与公司无关:“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顾客,听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安排,在工作期间如遇突发性事件,本人保证与公司毫无关系,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副总队长李忠义表示,从今年4月份开始,北京对涉黄违法活动进行查处,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注重打击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和幕后保护伞。
渑池矿难初步可以认定为一起有组织的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对抗各级政府监管的重大非法安全生产事故,死难者多达26人。面对如此惨剧,当地某些领导不仅没有痛定思痛,反倒有心思滔滔不绝地拿陈词滥调来进行肉麻的“自我表扬”!一场惨烈的矿难为何竟催生了一位“表扬帝”呢?
不少圣诞宴的享用者都不是掏的个人腰包。那么,到底是谁如此大方要向别人赠送圣诞宴的“饭票”?又到底是哪些人物接受了赠票呢?
“数字化”手段是真正的杀手锏。“数字化”手段的主要含义有三点,一是靠公布“权威数字”制造物价管住了的虚像,就像“2009年房价同比上涨了1.5%”那样,按老百姓的说法就是“关门,放统计局”;二是把相关数字列入“国家机密”对老百姓保密,以期老百姓“眼不见心不烦”;三是“关门,放专家”,由...
从“赶英超美”的口号到“中国GDP超过日本”,再到“中国实力超美国阿波罗时期”,几十年过去了,部分中国精英与天斗与地斗与洋人斗的狂热从未褪却过。
这个社会里是否存在一种不诚实同盟?没有人愿意去揭穿,因为要么自己是诈骗犯利益同盟,要么是觉得公布自己被骗是种更大的耻辱?或者,大家有一个基本共识:根本没有诚信的存在?
谁来告诉唐骏他究竟错了没有、“错在哪里”?学历问题应由“相关部门”来认证,是否涉嫌骗贷则应由公安机关来侦查。然而,当事人所在的单位(新华都)甚至是整个社会,是否也该对此拿出个态度来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官二代”如此强横,显然不可能一天炼成。他以前是否有过其他劣迹,最终是靠当官的老爸摆平的?还有,他开的轿车是公车还是私车,抑或是向企业或其他单位“借”来的?
杀人犯固然可怕,但跟公权力的滥用和堕落相比,窃以为还是后者更可怕——前者危及的只是个体的生命,而后者却侵蚀了整个社会的健康肌体,造成的危害更深、更广。那么,杀人逃犯成协警到底应该算是“漂白”呢,还是“终于找到了组织”?这事儿恐怕不能说太细。
层出不穷的“阅兵”事件说明,现在有不少领导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丁春秋情结”。大小当个官儿,他们就自信心膨胀了,总想找个机会摆摆排场、威风威风。而“阅兵”这种形式,无疑最好地迎合了某些官员的心理需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官员的青睐。
化工产业属于特殊行业,其安全性必须得到完全保障,否则化工企业便有沦为“化学武器基地”之虞。为了让化工行业做到万无一失,除了通过立法等手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之外,还须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出现问题的企业和地方要一追到底、严厉究责,绝不能任其胡乱编个“招不到好工”之类借口蒙混过关...
既然政府知道有些职务是“标准的闲职”,为什么还要设这些职位呢?难道仅仅是为了给朱巨龙这类问题官员提供个养老的地儿?这不是拿纳税人的血汗开玩笑嘛。有多少“标准的闲职”为朱巨龙们而设?
陈光标又开始“作秀”了,有没有官员愿意“跟上”、敢于“跟上”呢?有没有官员敢像陈光标一样公开承诺“我要坐公交上下班,如果发现我滥用公车,我立马引咎辞职”呢?公车带来的浪费和腐败无须赘述,节能减排更是当前很多官员挂在口头上的时髦词儿,如果真想取信于民,就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