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破不立,之所以要立规矩,一个重要的问题意识就是,破除潜规则。人人都要守规矩,否则社会秩序就会混乱;破坏了规矩就要受到处罚,否则会产生“破窗效应”,让局面不可收拾。
古人说:“不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如何,小错小恶还是“恶”,普通百姓尚需加强自律,莫说党员干部了。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联系最紧密,接触最多,其一言一行往往直接影响着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以来,举报网站统计的网络举报数量呈现明显上升之势。说明群众对“节日腐败”反响强烈,因为身在人情大国,逢年过节,亲朋之间相互吃请、礼物相赠总是免不了的,这是人之常情。
近日,网络上曝出云南省广南县曙光乡政法委书记王玉斌,因3元停车费起争执带人殴打收费员马飞。没有哪个认真做事的收费员愿意挨打,但是偏偏就有滥用权力的官员与规矩和公平过不去。
河北省故城县交通局为规范客运市场秩序,在今年年初实行了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营运客车一律到故城县新汽车站驶发,中途在城区不得随意停车上下客。显然,故城县交通局的“相关领导”忘了,态度粗暴,飞扬跋扈,怎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故而被网友嘲讽为“厕所领导”。
“精简机构” 一直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通过改变党和国家的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职责不清、缺乏效率的状况,做到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
无疑,公证处成为“肥差”,领导年薪百万是有问题的。只有改变现有公证处“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现状,使其完全成为国家行政服务机构,才能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
研究生当环卫工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它有力地证明,任何工作,任何岗位,都是平等的,"劳动不分学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通过努力,消除了娇气、傲气,才能更利于自身成长,社会净化。研究生可以当环卫工,贫民窟的黑小子也可以做总统。
环境保护不是一人一时的行为,绝不只是官员任期的使命,而是每个人一生的自省自觉。因此,环境问责也不能局限于官员,应适用于所有人。只有当破坏环境的行为主体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群众,都被问责追责,生态文明建设才算有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