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带着猜忌与敌意的合作注定会带来不少的麻烦,“政治正确”联盟更是会成为撕裂世界的催化剂,对此也需要三思而行。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波折起伏,斗争与合作并存早已是常态。回顾40年来的中美关系,两国经历了许多严峻考验,但最终都能实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总体保持发展态势。
中国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治理的学习,加强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得中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国际责任与国家利益的更加协调。
基于美国的强大实力来推行“美国例外论”并没有道德优越性,更没有国际合法性,只不过凸显了美国的“霸权任性”和“强权即公理”的霸道逻辑。
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G20这样的重要多边峰会场合,中国必将引人注目,这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是中国的大国责任所系、大国使命所然。
当前中美关系恶化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涉华舆论的转向更是对两国关系构成了严重挑战,而美国政要的一些言论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遭到三位女性公开指控而陷入性侵的风波并未平息,布雷特·卡瓦诺还是得以在美国参议院惊险过关,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新任大法官。
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既需要在顶层设计上高屋建瓴,又需要在具体运作上脚踏实地。
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的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等亚非五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此次的亚非之行无疑会书写今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重要一笔。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阿双方存在广泛的利益基础,双方互利共赢空间巨大,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将更加日益成为中国发展中国家外交的重要支柱。
时值中美两国军事摩擦频繁、军事交流停滞不前的多事之秋,两国军方高层之间加强沟通很有必要。
三番五次的退群毁约,也折射了特朗普的里子和美国的面子难以兼容,特朗普为了美国经济而一味的忽视国际规则,这对于美国的国家形象、国际声誉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未来两国关系如何发展,依然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尽管有关各方都期待和平,但愿意为和平付出的成本意愿的差异,有可能制约朝鲜半岛通向持久和平之路。
历经17年的发展,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大,成为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展望青岛峰会,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承上启下”的关键峰会,对于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将起到指引作用。
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国际地位、完善国际秩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利益。中印关系的合作面多于竞争面,两国领导人的东湖会晤对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战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