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立市场化的汇率机制、深化金融系统改革、强化国内经济机构并取得更稳健的长期经济增速,将是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是否有足够信心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主要决定因素。
习近平许诺为世界最贫困国家提供数以十亿计的发展援助,并为部分最困难的国家免除一些债务。习近平呼吁为所有国家争取“公平的发展机会”,赋予各国平等参与国际规则指定的权利。
增加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数量“将在各行各业培养一批中国通”,“将确保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惠及美国经济,并且美国未来一代的企业家、记者、工程师、科学家、医生以及政府官员了解中国”。
中美都是网络大国,双方拥有重要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就网络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打造合作亮点,让网络空间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习近平表示,中方愿意与美国密切合作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问题。这个说法相较于习近平在访美前书面回答《华尔街日报》表示的“中国政府不参与任何网络黑客攻击行动”又进了一步。
习近平周三计划参加中美企业精英云集的“圆桌对话”,这是西雅图一站的重要活动。北京意欲借此淡化政治议题上的争执,强调经贸投资在中美关系中的份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期间,他将努力争取实现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一是需要展现出中国作为不屈从美国的世界大国形象;二是希望把中美关系拉回更积极的立足点上。
中国外交政策圈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也许还未走到日落西山的地步,中国对亚洲的领导权也并非胜券在握。因此,中国必须调整政策前提以适应现实。
美国应该采取更为务实的手段,放弃以前那样通过一些个人外交手腕或引人注目的联合公报的形式来维持特殊的中美关系。美国和中国已经进入新的时期。
中国经济将进行根本转型。转型后,中国经济不仅将变得更现代化,而且将变得更加稳定,以便该国在7%的经济增长率下也不会降低人民的满意度。
中国国务院总理5日在人大会议上表示,作为打击污染“阴影”的斗争之一,中国将掀起一场可再生能源“革命”,这让人们对北京治理环境的决心再次感到乐观。
李克强总理不出意外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新常态”一词。英国《金融时报》3月5日报道:李克强总理再次在年度增长目标中加入“左右”一词,标志着中国在实现增长目标上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
李克强总理不出意外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新常态”一词。他使用这一表达的理由很充分:此前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期将被未来可持续的适度增长所代替。
利率市场化不仅是中国推进整体改革于顶层设计层面的必然逻辑和趋势,在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市场力量推动下,打破利率上限管制,更转化成为各市场主体的主动要求和实际行动。
中国愿意倾听周边国家的声音,回应大家对中国周边政策的一些疑问,同时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谈判及和平方式妥善处理争议,“这一点今后也绝不会改变”。